“PPP”毫无疑问是2014年以来中国最热门词汇之一👨🏻🦲📃。现如今大家都说PPP是舶来品🤟,其实细翻史册,PPP在中国也不算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了👌🏼🧧。北宋苏轼和商贾乡绅合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私合办医院,清朝末年则有“官督商办”的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。诚然,古代公私合作的内涵和形式与现在有天渊之别🦾,但引进社会力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概念早已有之,也确实起到了减轻官府财政压力,弥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的作用。
.png)
改革开放至今🥺,PPP在中国已经历了从探索、小规模试点🧜🏿♂️、推广试点👨🏼🏫、短暂停滞和重新起航5个阶段。本文主要从制度体系🧟♂️、市场情况两个方面对于现代PPP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。
一🤵🏽、PPP的制度体系
PPP的制度体系,指的就是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问题👨🏻💼🧑🏿🔧,它们决定了PPP是否拥有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土壤。
(一)PPP顶层设计
自2013年起,国务院、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就密集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推广PPP模式的文件、法规和政策。但截至2016年的三季度末🗼,所有出台的文件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,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,一是层级较低,法律效力不足🕉,二是这之间还略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。因此,大家都在等着一部“最高宝典”👨🏿🍳。总理7月份在工作会议上定调🤰🏿:之后立法工作由国务院法制办统一主导,财政部和发改委则由原来的立法主导方转变为参与方。由法制办统筹协调各方的意见🧑🏽💼,推进单一法案的立法工作👩🏻🎤。我们期望PPP法的出台能够平衡各方意见,为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拨云见日。
至于英👱♂️、加、澳、美等PPP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对PPP均没有专门的立法,基本都通过颁布国家政策和不同形式的指引文件对PPP进行规范,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当地的指南。英国是PPP的发源国和发展最成熟的国家🚐,特点鲜明📠。英国通过多部通用法律来规范PPP行为,同时采取标准化PPP合同👨🏿🦳✖️,此外🤸🏼♀️,英国还专门针对PFI制定了系列细项规范性文件⚅。总体来说,英国现有法律体系对于PPP的内涵界定清晰🚤, 能够为全流程提供规范的操作指南和争议解决方法。
(二)PPP组织保障
我们再来看看保障制度实施的机构和组织的设置情况。我国PPP事务一定程度上处于要么“无人问津”,要么“九龙治水”的状态👩🏻🏫。PPP涉及的部门众多,发改管项目👁,财政管钱,住建管城建,银监管银行,但谁是PPP的牵头机构,尚无有明确界定。好在2016年以来,两个部门联合发布的财金[2016]32号文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,形成政策合力;而部门分工亦逐步明确🧑🏼🍼,法制办立法👷🏿♂️,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🧓🏿。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的推进工作由财政部牵头负责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,提高效率。
而国外我们主要看英国🤶🏼,其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已经相对健全,各部门分工明确🛍,上下协调🪶。在中央层面有基础设施局💆🏿、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审计署。地方层面,地方当局可在一定范围内自行制定PPP政策。中央和地方交叉层面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及伙伴关系公司🧚🏼♀️,负责协助地方政府具体实施项目。
.png)
二、PPP的市场情况
PPP模式能够对中国的经济🤹🏽♀️👨🏿💻、社会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P的市场情况🦵🏽,包括各类投资主体的参与活跃度、PPP模式的行业分布情况🦅。
(一)社会资本参与情况
从2016年3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已签约项目的总金额来看🧑🏻🦰,国企在PPP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势🔗,国企PPP项目金额是民企近3倍。显而易见,国企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股东背景保持着PPP项目的主力军地位,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相对有限🪰,大多集中于投资额较少的小型项目。民营企业想和国企一样平起平坐还需要时间的打磨👴。
2016年10月份以来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一再强调“保证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👩👦👦、外资企业平等参与🏕。” 这确实能够激发民营资本参与的决心,然私以为只有进一步细化操作规则才能让有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PPP“盛宴”中来。只有各类投资主体都能平等地参与到PPP当中🙆🏼♂️,才符合PPP的核心要义,能激发社会力量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和活力,促进PPP长远发展。
而经过较长时间推广的国外PPP项目中,外国资本和私营企业参与度就活跃得多了🤽♂️🌯,从表1的几个经典案例可以看出,社会资本方的类型涵盖工程公司🐅,设备供应商🔡,技术运营商,综合投资集团等。成功参与大项目的私营企业的身影处处可寻。
.png)
(二)行业分布情况
根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,PPP在中国已经涵盖了能源⌨️、交通运输🕵️🎙、水利建设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👨🏼🦱、市政工程等19个一级行业𓀘。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旺盛,市政工程🙌🏿、交通运输、片区开发3个行业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前三位🫃🏼,分别占入库项目总数、总投资额的53.1%、67.2%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PPP项目在解决基础设施领域巨大资金缺口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🔨。
这里也提一下养老(3%)🦎、教育(5%)、医疗卫生(5%)🦵🏽、体育(2%)等领域💼,这些行业是传统的民生短板👎🚶🏻♀️,也是国家目前大力推广的新兴产业领域,未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。
国外PPP市场的热门领域是通讯行业🧏🏿♀️、能源、交通和水处理。有趣的是🤌,通讯行业PPP项目投资额以45.18%的比例居榜首,而这部分恰恰是国内PPP还没有涉及的领域👨🏼⚕️,谁来打破国内电信🚵🏼、移动🧑🏻🦼、联通三足鼎立的地位🦢,民营通讯业究竟有何作为还值得期待🤴🏿。
三、结语
经过三年的制度化建设和实践经验积累💣,PPP在中国的顶层设计🐛、组织保障加速推进, PPP市场各参与方的参与能力与活跃度迅猛增长,发展势头空前强劲✋。但相较于国外🫢,PPP仍面临立法空白、多头监管、社会资本结构失衡的问题🤘🏼,未来还需加快统一的PPP基础性法律文件出台🚣🏻,加强各部门协调⚔️,规范市场秩序,通过多重举措为PPP模式的发展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