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托直销时代终将到来

来源于: 日期:2014-01-22

  新年伊始🈳,市场传闻银监会与多家信托公司高管座谈时明确表示,将禁止信托公司通过第三方公开销售信托产品👷,违规者将被处罚🧨🐇。银监会特别强调,信托公司必须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。

 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银监会提出信托公司要建立直销业务👩🏽‍🎓🧖🏿。早在2011年9月,银监会非银部已经数次召集信托公司“闭门”讨论信托产品销售管理办法。当时的核心要旨就是,不给第三方“发牌”,鼓励信托公司发展直销业务,并放开在异地销售上的限制🪡。

 正因为如此,第三方代销信托始终处于“名不正✖️,言不顺”的状态🤽‍♂️📎,即便第三方切切实实带来很多资金,使信托公司能专注于资产管理和项目的寻找🏌🏽‍♀️。那么,为什么信托的直销渠道始终没建立起来,银监会为何又如此执着于信托的直销渠道?这还要从信托的本质和发展说起🛻。

 信托就是信用委托,即受人之托,代人管理财物。信托公司更多地应站在出资人的角度,按规定的条件和范围🧑🏼‍⚕️,占有、管理🐕、使用信托财产,并处理其收益。这就意味着🔛,信托需要直接接触出资人或受益人🚴🏿‍♂️,是典型的财富资产管理角色。但在现阶段🕵🏿‍♀️,信托更多的是扮演中间人的角色。以当前信托业规模最大的贷款融资业务为例🚷,信托公司一边寻找优质的贷款项目,一边寻找资金,将贷款打包成理财产品,从中收取利差和管理费🧗🏻。

 正是由于企业融资渠道窄,信托贷款业务发展迅猛。短短3年半😤,信托资产也从2010年一季度的2.3万亿,发展到了2013年三季度的10.1万亿。这一业务简直可以用“简单、粗暴”来形容,一方面大量优质企业无法得到贷款♍️,有巨大融资需求,另一方面大量中高端投资者没有好的理财去处,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加刚性兑付广受青睐🗓。由于这一业务简单易复制🙍🏿👌,且市场大、回报高🧗‍♀️,信托公司根本无心建设直销渠道,更愿意担任银行一样的中间人角色。

 然而,这一局面从2013年开始改变📶,因券商和基金大批进入这一市场🫠。仅以基金公司为例,其非公募资产在2013年11月底达到了1.15万亿🆚,比2012年底增加了4千亿❣️⚠。证监会官网公布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11月底,89家被证监会获批的基金公司中,获批设立基金子公司有62家。数量已经超过信托公司,信托资产管理业务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🧑🏽‍🚀。不仅如此,2013年10月18日,11家银行获得试点资管计划,将发行资管产品💁🏻,这对信托公司而言意味着通道业务的空间将进一步挤压🏦。

 因此,信托公司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地步,而财富管理几乎是市场和监管层一致认为的信托终极方向👩🏽‍💼📐,难怪银监会再次明确指示信托要建设直销渠道。那么银监会可能全面叫停第三方代销吗?

 短期内,我们认为不会👳🏼‍♂️。如果银监会真这么做,反而便宜了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,第三方理财将更多地代销信托竞争对手的产品。由于证监会的放开🧛🏽,第三方理财已经在借道基金子公司进军资管领域。年初🦵🏼,上海利得财富出资1575万元,正式持有华富资管45%股份👨🏼‍⚖️🕺🏿。去年2月,诺亚财富的歌斐资产也控股万家共赢资管35%。事实上,第三方理财与资产管理公司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。因此,在信托公司尚未建立起一定的直销渠道前,银监会不太可能直接禁止第三方代销,那样反而促使第三方更快拥抱基金和券商。银监会合理的策略是逐步挤压信托代销的空间,比如💴,先打压“信托团购”模式,最终达到信托公司“断奶”第三方理财目的。所谓“信托团购”是指未达到信托购买门槛的投资者通过第三方理财“凑份子”的形式购买信托产品的行为。对此银监会特意强调,如采用团购模式购买信托计划,风险责任由组团机构、个人自行承担👨🏿‍🌾。

 除了建设直销渠道🧝🏻‍♂️,并购第三方理财可能是不少信托公司今年的大动作👳🏼。目前市场上,第三方理财机构达上万家,但优质的并不多。规模较大大的第三方并不愿意被收购,更倾向入股资产管理公司向上游渗透🦓。对于产品不多的中小信托来说,布局直销也有一定的困扰,如果不能解决产品断档和品种不够多样性的问题,就无法为客户提供连续👨‍👨‍👧‍👧、全面的理财服务🚥。由于财富管理业务不如信托贷款业务利润丰厚🤓🙅🏼‍♂️,信托业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可能终结🏐。不管怎么说🖱,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是信托业走向成熟和可持续之路,信托直销时代终将到来👂🏼。


 本文为中国投资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顾问孙博巍原创作品👱🏿‍♂️,转载请注明🐆。

彩神1专业提供:彩神1🟫、等服务,提供最新官网平台、地址、注册、登陆、登录、入口、全站、网站、网页、网址、娱乐、手机版、app、下载、欧洲杯、欧冠、nba、世界杯、英超等,界面美观优质完美,安全稳定,服务一流🎟,彩神1欢迎您。
彩神1